(资料图)
□刘爽(宁夏大学)
10月11日,中国青年报第十版中发表了一篇文章《如何面向零零后开设大学写作课》,内容主要概括了向零零后大学生开设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可行性措施。与这篇文章提供的角度有所不同的是,我认为唤醒高校对大学写作课的重视才是首要之举。
根据文中所述,上海财经大学中除了人文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外国语学院三个对写作有硬性要求的学院开设了相关课程外,仅有极少数学院开设了《学术论文规范与写作》课程。而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海外名校对学术论文写作方法的教授则十分重视,甚至将其作为大学教育的核心,例如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这些欧美高校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了一种相对成熟的写作课教学模式:主题式写作。这种教学模式关注写作过程的体系性,通过将主题的建构与具体写作任务进行匹配,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将关注点着重放在写作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思考、研讨和自主探索,从而获得对研究课题的兴趣,而且还会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推出不同的主题任务,因材施教。但是相比于欧美高校群系统性的教学模式、重视教学效果的态度,我国高校群的表现则不太尽如人意。
2018年,清华大学首次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写作与沟通”课程,经过三年建设后组建了强大的教师团队,并将该课程作为必修的通识课。课程开设初期,任课教师时常批评学生极其缺乏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清华大学的学子尚且如此,足可见学术论文写作的要求之高。时至如今,能明确表示开设了学术论文写作相关课程的大学经过查询也只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寥寥几所高校。而且其中部分高校的课程内容也与学术论文写作并无太强的关联,可见我国高校教育中对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忽视。
写作能力是一个指意广泛的词汇,我国高校也并非完全忽视相关方面的培养,但是培养重心则倾向于“创意写作”,甚至将其开设成一门专业,例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创意写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学创作,其中包括虚构文学创作和非虚构文学创作,前者以小说为主,后者以散文、随笔、回忆录、传记文学为主。但是在大学学习生涯中,伴随着大学生群体的应该是数之不尽的课程论文、学术论文,而创意写作并不能满足其严谨客观、理性真实的要求。因此专门开设学术论文教学课程就显得尤其重要,毕竟在学写学术论文方面不应该让学生只能在大四撰写毕业论文时、参与相关竞赛时、或者在相关期刊投稿时才能得到老师相对专业的指导与建议。
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入学初期接触论文时的迷茫无措仍旧十分清晰,甚至如今也没法自信地说一句自己“会写论文”。论文的结构框架,表达形式,标题内容的编写方式都是在查阅资料或者熟能生巧中磕磕绊绊摸索出来的,学术论文作为一种对于新生完全陌生的文体,应该被系统性地讲解和传授,而并非要求学生自学。因为学生行文方式,表达习惯各有不同,甚至连文学素养,学习态度也差异巨大,对每篇论文撰写情况只有通过老师批阅的分数才能得到反馈。由于大学学习情况的特殊性,学生作业得到评语的机会都较少。多少人直到大学学业完成,都无法对学术论文拥有清晰的认知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培养高等人才的初衷和要求。
因此,高校内开设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是完全必要的,我们如今需要更正的不仅仅是对该课程的忽略,更是对写作能力培养的偏颇与失衡。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能从基础上巩固大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其逻辑能力与思维能力,提高课程论文、学术论文撰写质量与效率,让大学生完成的论文作业更有意义,让大学学科体系更加完善。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