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2023年就业形势会变好吗?

2023-01-17 20:11:37 来源:教育联播网

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超过1150多万人,就业总量的压力仍然存在,结构性的矛盾仍然突出,但是随着经济的好转,就业需求的扩大,岗位会相应增加,2023年中国就业形势有望总体改善

图/视觉中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 | 《财经》记者 姚佳莹

编辑 | 朱弢

失业率升了还是降了?

在1月17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2022年1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11月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16岁-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16.7%,比11月下降0.4个百分点;25岁-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8%,比11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比11月下降0.6个百分点。

调查失业率总体下降,但仍高于2021年同期水平: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16岁-24岁人口为14.3%,25岁-59岁人口为4.4%,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同比增加82万。

2023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能回暖吗?

就业压力仍在

康义指出,总的来看,2022年中国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年有所上升,主要还是受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影响。从下阶段看,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超过1150多万人,就业总量的压力仍然存在,结构性的矛盾仍然突出。

近期,部分双一流高校相继发布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清华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6.9%,其中,深造79.6%,就业17.3%,未就业3.1%,未就业的学生比重相较2021年的水平略有上升:2021年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2%,未就业为1.8%。

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4.71%,出国出境率11.90%,国内升学率52.72%。未公布签约就业率。

上海科技大学数据显示,其2022届毕业生整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4%,其中本科生418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3.54%,其中,境外深造92人,占22.01%,境内升学238人,占56.94%,就业61人,占14.59%。

尽管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主要以升学为主要去向,但未就业学生比重升高、升学学生占比增大,亦被认为是就业市场不景气的信号。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及其团队长期调研分析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他指出,中国正面临周期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并存的局面。其中,周期性失业一般与经济衰退有关,结构性失业指的是供需结构不匹配导致的失业,而摩擦性失业则属正常现象。

“不利的因素是,高校毕业生今年预计增加超过80万人,而另一边,就业市场的供需结构问题未能解决,这将给2023年的大学生就业带来挑战。此外,2022年、甚至2021年暂缓就业、考研落榜的学生亦将加入就业大军,2023年,大学生就业压力仍较大。”曾湘泉向《财经》记者表示。

如何提高就业率?

康义表示,随着经济的好转,就业需求的扩大,岗位会相应增加,2023年中国就业形势有望总体改善。

曾湘泉亦预计,2023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可能会有所缓解,但青年失业率仍将处于高位。曾湘泉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放松放开,经济逐步恢复将对供需两端产生积极影响,周期性失业将有所降低,但至少需要下半年经济恢复的效应才能逐步显现。

曾湘泉建议,政府在制定相关产业监管政策时应纳入就业优先的考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毛宇飞亦持相同观点。“在出台一些产业、行业的监管措施时,应该优先评估大学生就业监测情况,即这一政策的实行会给就业带来什么影响,这样才能为政策调整留有余地。”毛宇飞向《财经》记者表示。

毛宇飞建议,应挖掘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电子集成等行业的岗位,给予新兴产业更多的支持。“对于选择灵活就业的大学生,应完善新就业形态的保障机制,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如果政策健全,毕业生们自然愿意从事这类新就业形态,这其实也是一个拓宽就业的重要途径。”毛宇飞补充道。

此外,曾湘泉提及就业市场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他认为,高校改革应该提上日程,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对于低质过剩的专业应予以撤销。而目前,由于高校对于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追踪缺乏持续性,导致部分高校专业改革的动力不足。

“人才结构需调整,特别是有些专业要压缩,不能搞太多‘虚头巴脑’的专业。毕业生要有动手能力,提升就业软实力,包括服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曾湘泉向《财经》记者表示。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