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没有固定的形式。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怎么做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资料图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平均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形纸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强调“平均分)
2、揭示目标。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10页的例题3。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
2、小组合作,用○纸片代替果冻,分一分。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分圆片。
三、师生互动,展示汇报
1、汇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每次拿2个,拿完后看有几份。) (也可在图中画圈,每个圈里有2个,圈完后看有几个圈。)
2、小结:这也是平均分的一种情况。
3、教材第10页做一做。(1)第1题,摆一摆,填一填。
四、巩固练习,分层提高。
1、完成教科书第11页练习二的第4题。用情境图呈现分香蕉活动。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把多少个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香蕉平均分给小猴”。让学生独立完成分香蕉任务。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2、完成教科书第12页练习二的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是怎样想的?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2、布置作业。练习二6-9题。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理解除法的意义,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3、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具准备:例题4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景设问,揭示目标。
1、师:今天大熊猫“笨笨”要请客,它到竹林里去采竹笋,大家看图,说说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信息?
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
2、出示目标:
(1)理解除法的意义,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2)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要求学生先自己动手用卡片摆一摆,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所得。
2、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支竹笋。)
三、展研结合,师生互动。
1、教师: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
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板书课题:除法)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2、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④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⑤教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分层提高
1、练习三第1题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练习三第2题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3、练习三第3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
五、课堂总结。这一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目标:
1、知道除法的含义,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景设问,揭示目标。
1、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
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
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2、出示目标。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大熊猫“笨笨”请客,它到竹林里去采竹笋,看到那么多它喜欢的竹笋,就禁不住多采了些。大家看图,说说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信息?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
2、大熊猫“笨笨”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卡片摆一摆, 然后同一小组里交流所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
三、展研结合,师生互动
1、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
2、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
3、指导算式的写法。
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板书,20÷4=5
②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
③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0 ÷ 4 = 5
被除数 除数 商
④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4、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四、巩固练习,分层提高
1、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每堆几个小圆片?可以分成几堆?(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怎样列除法算式?(要摆的小圆片是12个,除号前面写12;每堆6个,除号后面写6;可以分成2堆,等号后面写2。)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2除以6等于3)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2按照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2份)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2、挑战园地:
(1)练习三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三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五、课堂总结。这一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